能伸易,能屈难
读书要学精髓,比如“大丈夫能屈能伸”,关键在“屈”不在“伸”。“伸”,成功得意,小丈夫都会,难在“屈”。你看邓小平下放江西时,到县城拖拉机厂当钳工,从中共中央总书记,到一介工人,跌了何止十八级。有如大阔佬从大别墅到睡街头,有几人能斗志依旧?
“能上能下”,不在“上”,而在“下”,能放能收,关键在于“收”。这是人性使然。
一般人,在遭遇逆境时,多半是“怀忧丧志”,唉声叹气,后悔莫及,意志消沉。但古往今来的英雄,都有一种愈是逆境、奋斗心愈强的素质,而这正是成功的重要因素。
不灰心、不泄气、不埋怨、不低落,依然向着既定目标前进,这是大人物之作为。当代孙中山、毛泽东、蒋介石、周恩来、邓小平都是这样的人。邓小平在江西时还要帮瘫痪的儿子洗澡,年近七十,远离权力中心、没有行动自由,可以说“输清光,欠巨债”了,如果没有乐观精神、顽强的斗志,恐怕早已忧郁而终。但他坚持锻炼身体、种菜养鸡,思考及总结成败经验,当其再度出山时,全力推动改革开放,改变中国、也改变世界,成为20世纪巨人。
论能力和智商,大多数人是彼此彼此,差别不大。成败的分别,就在于奋斗心及意志力,而这关键就在遭到挫败、失意、逆境后的反弹力及坚持力。人一生没有不挫败的,对于失败的态度,是成功的关键。
-
作者:张立编辑:平常谈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