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风范与明师
张立:香江健笔,成功投资家,先后任香港亚洲电视台总顾问、台湾《商业周刊》副社长;曾撰写专栏《商心国是》,主讲《张立平常谈》,广受海内外观众激赏。"平常谈"微信、网站由朗声图书、朗锐数字传媒联合运营呈现,欢迎转发关注。
胡适写中国思想史,写到禅宗部分写不下去,因不通佛学。北京电视《百家讲坛》,学者讲到道家、老庄时,也明显表现出牵强附会。原因何在?佛道两家不是“讲”的,而是“证悟”的。就如“酸甜苦辣”,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的,你自己尝过就知道,试图用语言文字来表达,均不得要领。
当然,抄书,整整资料,把别人讲过的用过来,这很容易,但胡适先生是治学严谨的人,他以不懂装懂为耻,宁可搁笔。
佛道儒三家都是行门,是通过实践去认知真理,“光说不练”是无法领悟,因为“一说就错”,故此提倡“不立文字”。但不通过文字又无从入手,就形成了巨大的矛盾。
中医药的理论通道家,有关阴阳学说、五行学说,也是只能意会,很难言传的,故此有幸遇到好的老师极为重要;领悟力极重要,否则难成器。佛家谓“善知识难求”,很难遇到明白的老师。只有真正的过来人,才能为你点破问题,促你进步,否则一辈子都只在原地打转。太极拳同样,练了二十年,还是无法“懂劲”,因为找不到懂劲的明师。走过来的老师,知道路径,有如“喂饭”般教导,努力才不至于白费。中医及太极明师至为重要。佛道两家,更要命是有一些骗子,以此作为诈骗的舞台,迷惑信众敛财敛权。一位藏佛教的大修行人说:“佛门中真正具备传法资格的人,不会出山出寺,进行卖法活动,不会走街串巷,扮演卖膏药、耍猴戏的角色。当前那些热衷于传法灌顶,走街串巷的人,大多数并不具备传法灌顶资格,其中有很多是打着佛家旗号,进行诈骗活动的江湖骗子。”胡适承认不懂佛学,这说明他的严谨是值得尊重的大家风范。
-
作者:张立编辑:平常谈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