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風範與明師
張立:香江健筆,成功投資家,先後任香港亞洲電視臺總顧問、臺灣《商業週刊》副社長;曾撰寫專欄《商心國是》,主講《張立平常談》,廣受海內外觀眾激賞。"平常談"微信、網站由朗聲圖書、朗銳數字傳媒聯合運營呈現,歡迎轉發關注。
胡適寫中國思想史,寫到禪宗部分寫不下去,因不通佛學。北京電視《百家講壇》,學者講到道家、老莊時,也明顯表現出牽強附會。原因何在?佛道兩家不是“講”的,而是“證悟”的。就如“酸甜苦辣”,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形容的,你自己嘗過就知道,試圖用語言文字來表達,均不得要領。
當然,抄書,整整資料,把別人講過的用過來,這很容易,但胡適先生是治學嚴謹的人,他以不懂裝懂為恥,寧可擱筆。
佛道儒三家都是行門,是通過實踐去認知真理,“光說不練”是無法領悟,因為“一說就錯”,故此提倡“不立文字”。但不通過文字又無從入手,就形成了巨大的矛盾。
中醫藥的理論通道家,有關陰陽學說、五行學說,也是只能意會,很難言傳的,故此有幸遇到好的老師極為重要;領悟力極重要,否則難成器。佛家謂“善知識難求”,很難遇到明白的老師。只有真正的過來人,才能為你點破問題,促你進步,否則一輩子都只在原地打轉。太極拳同樣,練了二十年,還是無法“懂勁”,因為找不到懂勁的明師。走過來的老師,知道路徑,有如“餵飯”般教導,努力才不至於白費。中醫及太極明師至為重要。佛道兩家,更要命是有一些騙子,以此作為詐騙的舞臺,迷惑信眾斂財斂權。一位藏佛教的大修行人說:“佛門中真正具備傳法資格的人,不會出山出寺,進行賣法活動,不會走街串巷,扮演賣膏藥、耍猴戲的角色。當前那些熱衷於傳法灌頂,走街串巷的人,大多數並不具備傳法灌頂資格,其中有很多是打著佛家旗號,進行詐騙活動的江湖騙子。”胡適承認不懂佛學,這說明他的嚴謹是值得尊重的大家風範。
-
作者:张立編輯:平常谈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