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路难
張立:香江健筆,成功投資家,先後任香港亞洲電視臺總顧問、臺灣《商業週刊》副社長;曾撰寫專欄《商心國是》,主講《張立平常談》,廣受海內外觀眾激賞。"平常談"微信、網站由朗聲圖書、朗銳數字傳媒聯合運營呈現,歡迎轉發關注。
增長知識見聞容易,開闊心胸難;提高能力容易,提高層次難;學聰明容易,開發智慧難。
為什麼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,因為行萬里路,是開闊你的心胸,提高你的層次,開發智慧的途徑之一,未必一定能夠成功,但有機會。
為什麼行萬里路,有機會出現突破,因為人受周圍環境制約,在牛角尖裡待著,但不知自己在牛角尖裡,以為這裡很寬大,其實是井底蛙,不知道自己坐井觀天,以為自己洞察一切,以為天就是如是。
正如人在做夢時,被重壓真喘不過氣,被追殺真的驚恐,發春夢,真個銷魂,其實都是假的,在當時如真的一樣,只有夢醒了才“如夢初醒”。
不要以為這是講笑,我們成天講的“唔開心”、痛苦、失眠,甚至自殺跳樓,如張國榮就在一刹那跳下二十多層樓,本質也如是。
故此人有必要挪個窩,移一個位置,換一個角度去看世界、看周圍、看別人、看事物、看自己。
行萬里路,當把你放在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,完全不同的人群,完全不同的價值中,有時會有“如夢初醒”的感覺,只有破執著,才有層次提高。
“以苦病為良藥”,還有一句“以患難為逍遙”,真的行萬里路、挨饑忍渴、披星戴月、有其樂趣。
許多事情自然“平常”了。
行路易,有兩條腿的人都可以,但決心行路很難,認識行萬里路的好處更難。
-
作者:张立編輯:平常谈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