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供稿/平常谈   

抛磚引玉

張立:香江健筆,成功投資家,先後任香港亞洲電視臺總顧問、臺灣《商業週刊》副社長;曾撰寫專欄《商心國是》,主講《張立平常談》,廣受海內外觀眾激賞。"平常談"微信、網站由朗聲圖書、朗銳數字傳媒聯合運營呈現,歡迎轉發關注。

  抛磚引玉,拋出一塊磚頭,引來玉石。磚可以指價值低的事物,玉可以指質優價值高的事物,拋磚是誘餌,得玉為收穫。

  這是三十六計中的一計。其中提到“誘敵之方法甚多,最妙之法,不在疑似之間,而在類同,以固其惑”。

  引誘敵人“疑似”的方法,比如陣腳亂、旗亂、敗退,未必奏效;但用“類同”的方法,比如遺棄糧草細軟,示以老弱之兵,容易迷惑敵人,造成敵人的錯覺,引敵入包圍。

  其實今時今日,抛磚引玉計,不時在運用。賭城拉斯維加斯、大西洋城免費接送前往賭錢,有的還給賭注數十美元,對於大客,包吃包住,服務周到,典型抛磚引玉也。

  時下香港街頭種種騙案,其設計幾乎都是針對人的貪念,用“類同”的方式,引君入甕。時下稱為“造媒”,給你目睹其他人賺錢,引起你“類同”的感覺,結果把你袋中錢騙走。

  手法各式各樣,但本質都是同一的。有廣東俗語點破其要害:“無咁大只蛤蟆隨街跳”(注:粵語,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),“光棍佬教仔,便宜莫貪”。

   古代兵法,十分重視分析掌兵者的心理質素,在抛磚引玉一計中,專門對付“貪圖小利而不顧大局的人”,就用設下伏兵打擊之。對於疑心重的將領,或驕傲自大的將領,又用別的計策。

  • 作者:张立
    編輯:平常谈
  • 收藏
發表評論
發表新話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