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淘沙
張立:香江健筆,成功投資家,先後任香港亞洲電視臺總顧問、臺灣《商業週刊》副社長;曾撰寫專欄《商心國是》,主講《張立平常談》,廣受海內外觀眾激賞。"平常談"微信、網站由朗聲圖書、朗銳數字傳媒聯合運營呈現,歡迎轉發關注。
跟不上潮流,就被邊緣化,就被淘汰,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。連偌大的中國,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國家,因為沒有跟上工業化的潮流,一百多年前不是面臨被瓜分的命運嗎?何況其他的小地方。
揚州,當年東南最富的城市,江淮鹽商聚集地,因鐵路開通,水運衰落,被邊緣化。
山西,當年晉商及金融業的中心,東南沿海與西北連接的樞紐,傲視清代,因東南沿海開發,西北沒落而變成貧困省。一百年前英國及北美最大的馬車廠,因汽車出現而被淘汰。今日汽車王國美國的車廠,又因為內部腫脹而面臨淘汰,汽車業轉向東方。
菲律賓,原來亞洲最富裕的國家,因政治腐敗及貪污,變成窮國,輸出廉價勞力。臺灣正在步其後塵,沒有中國大陸“罩住”(注:粵語,照看),下墮可能更快。怡和置地走錯戰略一步,1997年遷出香港由香港霸主淪為“靠邊站”的角色。
歷史就是這麼輪流轉,任何成功都是“緣起性空”,成功的因素一旦消失,即起變化。香港的經濟起飛,這因素那因素,歸根到底是中國,中國大陸被封鎖,香港是唯一出口,中國大陸一開放,香港的優勢就沒有了。認識自己的位置,方能制定正確的策略。如果自以為是,把弱點作為優點,那誰也救不了你,有如飛蛾撲火,送死。
人的壽命只有數十年,歷史的走勢,從醞釀到變化到顯出趨勢,動輒百十年,故人只能看到其中一截,就如夏天的蟲子,看不到冰雪一樣。
看不到無所謂,不要執著,不要否定冬天,這是進步。為何要讀書要行路,要思考,要探索,就是要開闊,要拉長視野,儘量貼近事實。
-
作者:张立編輯:平常谈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