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供稿/平常谈   

中環有感

張立:香江健筆,成功投資家,先後任香港亞洲電視臺總顧問、臺灣《商業週刊》副社長;曾撰寫專欄《商心國是》,主講《張立平常談》,廣受海內外觀眾激賞。"平常談"微信、網站由朗聲圖書、朗銳數字傳媒聯合運營呈現,歡迎轉發關注。

  這次從華南到華中到華北到華東,或者說是嶺南到兩湖到中原到江南,再回嶺南大地,走了一個圈,而且主要以乘火車為主,貼近大地感受與空中往來,有所不同。

  北方人,包括北京的居民,喜歡住四合院,不願住高樓,原因之一就是腳踏實地。一雙腳站在土地之上,有充實感,這對住慣高樓的我輩覺得不可思議,但對長期腳踏大地的人來說,這種充實感是十分重要的。雙腳站在大地上,最好還是泥地、草地,而非水泥地,水泥地人工化,失去自然的韻味及生命力。

  地有地氣,人的腳板中有穴位叫湧泉穴,你赤腳站在土壤、草地、沙灘之上,你會感到地氣通過湧泉進入體內,而身體內的污濁又通過腳底排出,這一種交流,使你有吐故納新、新陳代謝的舒暢;而人的頭頂中,有百會穴,天上的靈氣,日月的精華,均可從這裏進入體內,我們說的頂天立地,一個湧泉,一個百會,如能交流暢通,身體一定精力充沛。

  但大自然的氣場有陰有陽,有日月精華,也有烏煙瘴氣,也是通過這兩個主要通道進入體內,所以“祛邪扶正”,經常接近好的氣場很重要。

  現代人最大的問題,是與大自然隔絕,活動在有空氣調節的地方,白天不見天日,晚上少見星星月亮,上不接天,下不接地,故此溫室裏的韮黃,缺乏生命力,此為現代城市人,特別是香港人的大弊端,但多數人不以為然,以為這是文明及享受。

  與朋友在中環午餐,有感,在他的辦公室成此文。

  • 作者:张立
    編輯:平常谈
  • 收藏
發表評論
發表新話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