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量要積聚
張立:香江健筆,成功投資家,先後任香港亞洲電視臺總顧問、臺灣《商業週刊》副社長;曾撰寫專欄《商心國是》,主講《張立平常談》,廣受海內外觀眾激賞。"平常談"微信、網站由朗聲圖書、朗銳數字傳媒聯合運營呈現,歡迎轉發關注。
財富可以急速增長,知識、學問、道德、修養無法急速增長。你中大獎,或者得一筆巨額遺產,可以一夜致富。但你想有學識,必須要長期的積累與浸淫。
財富可以隨時消失,所以稱為身外物。但學問與你共存、終身受用。正因為如此,人們會羡慕財富,但尊敬學識。
羡慕與尊敬是不同的概念,今天停留在追求別人羡慕的層次的人,會炫耀財富,好像我們的“聰哥”,以為買私人飛機就可以換來“尊重”,其實只是換來廉價的“羡慕”;“羡”與“妒忌”與“憎恨”同在,君不見今天的地產商,儘管富可敵國,但已成為市民千夫所指的對象,因為他們雖富,但為富不仁。
沉澱及浸淫的是能量。現在陝西法門寺為供奉佛舍利,儘管完成很宏偉輝煌的建築物,但去法門寺參拜者,筆者都建議,他們要到法門寺舊寶塔下的“地宮”去。因為地宮有一千二百年的積聚與沉澱,是自唐朝以來歷代祖師的心血,佛舍利在地宮“隱藏”了一千二百年,為真正的唐密曼陀羅之所在、“天龍八部擁大雄”之所在,故有巨大的能量,非堂皇建築可比。
有錢可以蓋很大的宮殿,但無法買到一千二百年的歷史。正如在伊斯蘭教中,迪拜與麥加無法相提並論。
黃陵同樣是歷史能量的積聚。包括明朝朱元璋,1371年祭,推翻明朝的李自成1643年也在黃陵叩頭,“昭告列祖,吾推翻明天朝,不是滅中華”。
清朝入關,也要祭黃陵,說“時代雖殊,繼治同道”,認祖歸宗。以推翻清朝為宗旨的同盟會也去黃陵祭祀。孫中山的祭黃陵詞三十二個字。
抗日戰爭起,國民黨去祭,共產黨也去祭,毛澤東親撰祭文。
何謂能量?這就叫能量。巨大的能量必須積累,無法速成,因為速成速敗。
-
作者:张立編輯:平常谈
收藏